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盟员风采

盟员风采

政协委员讲“辽宁故事”:走过近20年的支教路
(2023/05/25) 关闭

  讲述人:沈阳市政协委员、沈河区政协委员,民盟沈阳市委会副主委、民盟沈河区委员会主委,沈阳市沈河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张祥鑫

  这条路很短,它以沈阳市沈河区为起点一直延伸到辽中区杨士岗子镇,单程47公里,车程1个小时;这条路很长,它一头连着民盟沈河区委员会的盟员教师,一头连着辽中区杨士岗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师生,从2004年5月两家单位建立手拉手帮扶关系到现在,每年都有交流交往,一直坚持走了19年。2003年我加入民盟,有幸全程参与和见证了这场至今仍在继续着的支教活动。回顾这一历程,心潮起伏,感慨良多。

  19年里,寒来暑往,四序迁流,见证了进入新世纪以来一所普通乡村学校——辽中区杨士岗学校的发展与变迁: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原杨士岗初中和杨士岗小学于2007年合并组建了杨士岗九年一贯制学校,同时还有一所附属幼儿园;硬件设施升级换代,新建了前后教学楼、食堂及其附属设施,原来的沙土操场变成了现在的人工运动草坪,拥有标准化专用教室、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教学从传统“三大件”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参变为信息化设备普遍应用;师生精神面貌已与沈阳市内学校没有明显差别……杨士岗学校的每一步变迁,都已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成为中国改革发展在教育领域的一个印证和缩影。

  19年里,坚守底色,守正创新,诠释了一个以中学教师为构成主体的基层委员会——民盟沈河区委员会的初心使命和朴素的教育情怀:依托民盟沈阳七中支部开展活动,参与过到杨士岗学校支教的盟员累计已有200余人次,有的早期参与支教的教师已退休赋闲在家多年;杨士岗学校早期听过辅导讲座的学生已近不惑之年,都以成家立业;民盟沈河区委员会前后历经5届班子3任主委,宇永君主委、董雪峰主委和我以及副主委刘宇、胡欣、王淑、曾柯、刘振杰、王岩都多次参加支教活动;杨士岗学校前后经历过5任校长,分别是郭振友校长、佟成良校长、石玉新校长、张连印校长、康宏伟校长,但不论世事如何变迁,一个民主党派的地方基层组织,一所普通的乡村学校,两家单位手拉手的关系始终没有断,每年至少2-3次教育交流活动雷打不动、持续进行。即使在三年疫情防控期间,双方实地交流互动受阻,我们也组织盟员教师将沈阳七中中考备考资料快递到杨士岗学校,组织两校教师进行线上教学研讨和共同备课。随着时间推移,与活动初期相比,整个支教活动从形式到内容上都发生了诸多变化:

  由单方支教活动向双向教育互动转变。活动初期,我们单方面组织盟员教师到杨士岗学校开展支教活动;2015年以后,除了组织到杨士岗学校开展支教活动外,还多次邀请杨士岗学校教师到沈阳七中进行教学观摩和研讨,组织杨士岗学校领导与沈阳七中和沈阳市实验学校领导召开教育管理座谈会。教育从交流开始。通过相关活动,有来有往,交流互动,取长补短,共同提升。

  由单纯教学辅导向规模教育帮扶转变。活动初期,以初中各中考学科为主,组织沈阳七中盟员教师到杨士岗学校举办示范课或考前辅导讲座。2015年以后,将支教范围由初中毕业年级扩展到非毕业年级,由初中学段延伸向小学阶段和学前阶段。一个支教团队一般6-8人左右,最多时达到15人的规模。根据教学需要,在杨士岗学校小学部、初中部及幼儿园不同年级开展支教活动,体现多层次、全方位、规模化。

  由突出物质援助向注重智力帮扶转变。2006年初,民盟沈河区委员会为杨士岗学校捐赠了100套学生桌椅等物资,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在物质上也曾组织对学校困难学生进行关怀慰问。2015年以后,更多关注杨士岗学校发展需求,搭建载体平台,突出智力帮扶和理念引领,助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由依靠盟内力量向推进资源共享转变。活动初期,主要是组织动员沈河区的盟员教师参加活动。2015年以后,支教活动以盟内教师为主,同时邀请沈河区学校的盟外教师和相关领导参加,汇集教育资源,拓展活动范围,丰富活动内容,提升了支教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沈阳七中附属小学、沈河区万莲小学、沈阳市实验学校幼儿园等学校领导和教师均参加过我们组织的赴杨士岗学校的支教活动。

  支教路上,有付出,有成长,也有收获。我们组织的支教活动得到民盟沈阳市委会、民盟辽宁省委的重视和肯定,相关信息多次被民盟中央和民盟辽宁省委网站刊发。2009年初,民盟沈阳七中支部被民盟辽宁省委授予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先进集体,董雪峰、刘宇等13名盟员被授予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先进个人。同年5月,民盟辽宁省委专门致函中共沈河区委统战部、沈河区教育局和沈阳七中党组织,对于民盟沈阳七中支部开展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取得成果给予通报表彰。宋旸、陈新颖、孟磊等盟员多次被民盟沈阳市委会评为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

  城乡教育均衡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杨士岗学校虽然在硬件上有很大改善,但也存在教育理念滞后、生源逐渐减少、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成为制约学校改革发展的现实瓶颈。多年来,杨士岗学校坚持“用爱和责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理念,无畏困难、毅然前行,为促进地方教育均衡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支教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杨士岗学校是我们的社会服务基地,更是广大盟员滋养初心、锤炼作风、淬炼精神之所。杨士岗学校领导和教师质朴无华的处事风格、默默坚守的师者情怀、团结奋进的精神面貌始终如一,让我们深受教育和鼓舞。正如该校党支部副书记赵福海所说:“因为农村教育有意义,所以我们选择不放弃。因为学校阵地很重要,所以我们选择要坚守。”赵福海书记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杨士岗学校工作至今,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变化,也是我们整个支教活动的全程参与人。从赵福海书记平和笃定的话语中,从杨士岗学校孩子们甜美欢快的笑声里,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了发展农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也更加深刻理解了支教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奔走国是,关注民生”是民盟的优良传统。上世纪末,民盟先贤费孝通老先生总结发挥参政党职能的经验,提出了“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十二字方针,成为指导民盟工作的行动指南。小事是大事的基石,小事与大事辩证统一。“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小事当大事干,踏踏实实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好,靠勤劳双手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述值得我们深刻领悟和扎实践行。新时代新征程,民盟沈河区委员会将继承光荣传统,立足界别特色和优势,以党为师,履职尽责,躬亲入局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突出“农村教育烛光行动”等重点项目,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实处着手,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沈阳实践贡献民盟力量。